鹽埕,在字典中是曬鹽的海岸,但對於許多人來說,鹽埕背後的歷史發展猶如一本人物傳記,經歷各種興衰,讓人意猶未盡。在三百多年前,位於愛河口的鹽埕區,是河流匯入海所形成的一片沼澤濕地。雖然無法耕作,但也尋找到了屬於鹽埕區的價值模式與經濟效益,那就是人類飲食不可或缺的——鹽,因此鹽埕區開始製鹽產業的發展。其地名也是因充滿鹽田以及沼澤而得名,而早期接近鼓岩一帶被稱為鹽埕埔,後來將鹽埕、鹽埕埔通稱為鹽埕區。 人類學田野調查筆記|物質文化人類學 2022 拾、豆瓣醬 製作人:人科學程 114級 洪荻華 提供人:冬粉王 地址:803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168號 「冬粉王」1970年便於鹽埕開設,已成為在地知名的日常美味。其搬過三次地點,從一開始的五福四路、大勇路,到現在的七賢三路,客人總是絡繹不絕,用餐時間更是一位難求,唯一不變的是食物的口味,而這個自製的豆瓣醬更是老客人指定的味道。 高雄岡山是台灣豆瓣醬的原鄉,經過幾十年的推廣,今日許多地方都吃得到岡山豆瓣醬,而冬粉王自製的豆瓣醬,同樣是秉持四川古法製造,調整其配方讓其風味更能配上清淡的內臟和冬粉。這樣的搭配讓老一輩的客人吃的時候總能回想起以前的種種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