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府仙人的帶領下,不同時空、背景的島民根據自己的經驗,創造出對於府北的想像,拼湊出各式各樣的面貌。一起跟著府仙人的腳步,建立屬於自己的府北印象吧! 展區看一看 作為擺渡的起點,府仙人將引領各位從孤獨走向連結,讓停止的時間再次開始流動,一同在眾藝術品中踏光漫步、相依同遊。 夢海反映鹽埕作為貿易集貨中心的歷史背景與港口特色,使用在地媒材現地創作,以象徵交換與行動的船為造型基礎。 創作者|蔡慧盈 六渡分割理論六個主燈代表六芒星,象徵府北的六大元素:鹽埕老街、港口文化、美食街市、歷史建築、藝術與文化、及河岸風光。並結合六度分割理論,加深人與人、與府北間的連結。 創作者|陳璟、何亭蓁、張復翔、黃映綺、張嘉軒、黑穎馨 光 • 橋期望透過作品帶領觀眾回想起與重要人物共度的美好時光,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,喚起內心對於這些情感的共鳴,從孤獨走向連結,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。 創作者|薛翊中、李婕、葉昱辰、李秉叡、陳劭猷、張宸祐 渡 • 流世展品以堆疊方式置於地上,象徵層層累積的發展;直立式壓克力箱代表高雄港的貨櫃;LED燈條的橋梁串連過去與現在;霓虹的螢光塗料代表過往的鹽埕榮景;水瓶中的水象徵「帶走了什麼、卻也留下了什麼」。 創作者|周立澤、郭律佳、鄧語芸、林信安、黃卓傑 看更多展品 循著點點光源,我們將一起在蜿蜒巷弄中探尋府北,透過互動式展品深入府北街區,與地方、他人產生聯繫,讓來自不同背景、時空的人得以對話,拼湊出屬於府北的故事與記憶。 航海家每座城市都是一座獨立的孤島卻又與世界緊密的聯繫著,每個人看似獨立的個體卻又與他人緊密聯繫著。 創作者|吳柏易、林喬伃、蘇毓心、忠孝國小學生 華燈初上 • 追憶過往大燈籠表示當時繁華的鹽埕生活,金屬色燈架是被金錢束縛的人們,外圍燈籠包含眾多當時元素,如海軍帽、旗袍、煙斗。燈籠跟隨中央大燈籠擴散出去的光海,代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。 創作者|簡丞宣、蔡品萱、張詠惠、李柏毅、劉秀惠、杜若菱 覓徑蜿蜒巷弄中的點點微光,不僅僅是方向的指引,更是人們交會、產生聯繫的所在。 創作者|吳柏易、林喬伃、蘇毓心、光榮國小學生 紐帶此作品以愛河上游至下游為發想,是聯繫著土地與人民的紐帶般的存在。請各位按下右方按鈕聆聽社區居民的心聲,藉由象徵愛河支流燈泡的閃爍,感受愛河恆古不變的陪伴。 創作者|甘恩睿、林宥希、張縈瀅、黃柏豪 看更多展品 隨著旅程步入尾聲,交會與此的人們,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想像與理解。我們將帶著這些悸動與感動,延續在街頭巷尾中被觸動的情感,透過獨一無二的光影創作將之傳遞下去。 鹽埕群像鹽埕群像藉由光影構築了鹽埕人們辛勤的樣貌,看似分離卻又緊密相連。也讓交會於此的人們,得以透過影像一窺不一樣的鹽埕光景。 創作者|吳柏易、林喬伃、蘇毓心、嚴羚祐、許睿宸 雲 • 島利用字幕機當作雲端上的資料,並運用字幕的快速閃爍,代表現在社會資訊流動快速,也代表彼此正在相互分享資訊訊號。如同在這世界上,每個人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,沒有人是一座孤島。 創作者|徐涓榕、陳亮云、仲祥瑋、賴禎悳、黃政鴻 明天的明天依舊氣力在了解府北里的處境後,我們認為保力達背後代表著一種動力、一種與他人連繫的方式。在我們眼中,保力達象徵的是一種心靈出口,一種屬於他們世代的飲品,讓他們得以在今日堅強地面對未來,也像府北一樣渺小,卻承載了許多的故事。 創作者|周栢樂、林柏廷 線上展區地圖 一 起 不 • 孤 • 單 主辦單位|國立中山大學 USR邁向永續轉型: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 |國立中山大學 HISP「從過渡到轉型:以創意發展高雄灣岸韌性社區 」 |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共同主辦|高雄市鹽埕區府北里里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|國會立委黃捷服務處 / 人安基金會高雄平安站 / 府北里社區發展協會 指導單位|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/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/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 企業贊助| 加入LINE官方送好禮 互動展演報名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