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為甚麼會有鹽夏不夜埕|History

在1960-1980年代之間,鹽埕區伴隨著高雄港的開發與豐厚的商業機能,成為高雄經濟、娛樂與消費的中心,商場、戲院、百活公司林立,可說是當時全高雄最具有創意與創新之地。但在1990年代後,由於整體城市向內陸與南北發展,地下街商大火等因素,讓鹽埕區的發展停滯,總人口也從最高的6萬以上,跌至今日的2.4萬。進入21世紀後,駁二藝術特區的開發成為在地發展的重點。

根據高雄市觀光局108年針對市內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次調查,鹽埕區的駁二藝術特區約有420多萬的觀光人次,愛河邊與歷史博物館則約僅有32萬。這足見雖然「駁二」成為鹽埕區內的重要觀光亮點,但是對於整體鹽埕區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則並不顯著。

直條yancheng

【鹽夏不夜埕】 作為中山大學社會責任計劃 【城市是座共事館】 中所發展出來的社會實踐活動,以帶動鹽埕舊街區與商圈轉型發展成為「創意街區」為目標,導入大學生的創新與創意,與社區夥伴一同重新打造在地品牌意象,讓年輕世代愛上。

幕後推手|Mentor

指導老師

宋世祥 Charles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►     專長領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化人類學、數位人類學、物質文化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全球化與在地化、設計與應用人類學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設計思考

          ►     學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博士 (2014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 (2005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學士 (2000)

 

共同創辦業師

劉雯婷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►      經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社會策展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 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  副執行長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  西門紅樓  暨 台北電影主題公園  副總監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  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  秘書長

          ►     專長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  文化策略規畫與實踐  –  空間與區域活化創生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–  文創展演企劃與執行  –  創新跨界育成與陪伴

 

鹽夏三大特色|Featured

街區夜間創作展覽

每年五月底~六月初在高雄市鹽埕區舉辦的「街區夜間創作展覽」,由國立中山大學宋世祥老師、劉雯婷顧問指導(2021年由洪榆橙老師指導)。

策展團隊集結了對藝術行政、創作有熱情和使命感的大學生走出教室,透過表演藝術、裝置藝術和市集,挖掘出鹽埕在地的文化與風土,發揚這塊土地的豐富元素,運用創意為鹽埕注入創新能量。

引導學生進入真實場域

鹽夏不夜埕是由宋世祥老師帶領的「跨領域創新專題(一)」與「創意街區發展實務與藝術管理」兩門課程共同組成。

前者訓練學生的maker能力,在藝術中加入數位科技,為社區、在地店家製作裝置藝術作品。

後者負責行政工作的策展團隊,藉此訓練學生的活動企畫力,讓大學課程走出校園,進入真實場域,用最接近小型公司的架構完成一項大型專案,同時也回饋於社區、帶動周邊場域的發展。

重新打造創意街區

駁二藝術特區每年吸引眾多觀光客,但人潮並無因此深入鹽埕街區遊訪。

鹽夏不夜埕想將大學生的創意、年輕人的創新活力透過活動帶進社區,讓前來旅遊的人們不會止步於駁二、愛河,更能以創新的方式深入感受鹽埕豐厚的文底蘊,在夏日夜晚讓鹽埕的魅力再次展現。

合作夥伴

主辦單位

國立中山大學 USR – C計畫「城市是一座共事館」

國立中山大學 HISP 高雄灣岸創生計畫

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

贊助單位

(2018-2021)

財團法人瑞儀教育基金會

指導單位

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

教育部高教深耕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

鹽埕在地

合作單位

MZONE大港自造特區

八月一日文化有限公司

叁捌地方生活

翰品酒店  高雄

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小

鹽埕研究所